隨著真空采血管應用的普及,給醫院帶來了方便,由于其操作簡便、干凈安全、準確可靠,受到了越來越多的臨床使用。但在臨床使用過程中,時有各種問題發生,影響了標本的順利采集。以下幾點是真空采血管使用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 取血時患者應放松,環境溫暖,防止靜脈攣縮。束膊時間不可過長,禁止拍打手臂,否則可造成局部血液濃縮或激活凝血系統。握拳2 min 后可使鉀的血清濃度增加1。0~1。 5 mmol/ L。血液采集應一針見血, 以防止組織損傷,外源性凝血因子進入試管,影響試驗結果。
2。 樣本采集血量要充足,真空的存在易使血球破裂,若使用不足血樣,采血后應開啟瓶塞片刻。血液與抗凝劑的比例需要很準確,抗凝劑在血標本中的含量可改變血漿中鈣離子濃度進而影響實驗結果。鈣的濃度越高,PT、APTT凝固時間越短。
3。 使用含促凝劑或分離膠的采血管時,一定要等血液凝固后再離心,否則血清中易出現凝塊而造成儀器堵孔。血清管(紅)一般要等0。5~1h ,含促凝劑的要等10~30 min ,肝素管(綠) 混勻后充分抗凝后即可離心分離血漿,分離膠管(黃)5~10 min后離心。
4。 推薦的采血順序為凝血管(血清管) →枸櫞酸鈉管→肝素或EDTA 管→草酸鉀2氟化鈉管→血沉管。主要原因是一管內往往含有組織液,易造成凝血,不適于做血凝測定。
5。 采血完畢后,先將后一支試管抽離持針器,然后將針頭由靜脈拔出,如有漏血,除針頭安裝不嚴外,多見于止血保護套剝下或止血護套回彈過慢或不能回彈到位所致。
6、由于真空管的負壓相對較大,采血初始,血液流入管底速度快,紅細胞相互撞擊可致破裂,臨床偶見溶血。對此在采集血標本時,傾斜雙向采血針采血管側針頭,使其靠近采血管側壁,血液沿管壁緩緩流下,避免紅細胞直接撞擊造成破裂,形成溶血。
7、由于雙向采血針采血管端乳膠護套松動或針頭刺出乳膠護套,至使雙向采血針密封不嚴。靜脈穿刺時,血液沿雙向采血針采血管端漏出。對此在采血前檢查并安緊乳膠護套,遇有針頭刺出則重新套好針頭,以保持其密閉性。
8、由于穿刺針頭貼于血管壁或采血管內無負壓,而形成的血液流入不暢現象,可以在保證靜脈穿刺成功的前提下,調節針頭方向至血液流入采血管,若無效則更換采血管。
9、由于采血管內負壓不足,而導致的采血量不足,可以將注射器針頭自采血管膠塞處刺入,抽吸采血管內空氣使之形成負壓至采足血標本。原有血容量較少時也可直接更換采血管。
以上就是真空采血管在使用過程中容易出現的一些問題,只要這些問題注意好了,那么真空采血管將給我們帶來準確、方便和快捷。